宁夏永宁县三航建材厂
Yongning Sanhang building materials factory
摸清古籍家底,修复古籍,让古籍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办公桌前...古籍工作者争分夺秒,妥善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灿烂绽放。
自2007年实施《中国古籍保护规划》以来,我国已修复珍贵古籍370万册。近日,国家图书馆举行中国古籍资源库建设及相关古籍保护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庆介绍了这个数字。
摸清古籍家底,修复古籍,让古籍内容“活”起来,来到读者和研究者的办公桌前...古籍工作者争分夺秒,妥善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灿烂绽放。
保护古籍
这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一项工艺工作。
在古籍修复室,修复人员耐心地与岁月留下的痕迹抗争。这不仅仅是删除它,而是用.少的干预保持旧的原样。
全国2700多个单位收藏的近3000万册古籍中,约有三分之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天禄林朗》集,明嘉靖年间刻本,仅一卷。整本书被淹了,留下了很多泥和霉;书的后半部分变形严重破损,封底缺失,部分书叶下部缺失;书皮褶皱,部分断裂伴有撕裂、破损,书皮边缘褶皱、絮状。
修复师用干揭法将书叶分开,轻轻扫去泥沙和霉斑。滑移、修补破损部位等操作,烂腐、絮凝严重的部位用薄纸加固,并适当加宽搭接;展平后,选择边缘完整的叶子作为参考,修剪叶子边缘的连接部分,使叶子边缘整齐。同样的,修复师也修复了护叶,并根据正面书皮的颜色分发纸张,修复了背面书皮,按照原框架恢复装帧。
这就像是在古书上准时施了一个魔咒。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燕表示,在古籍保护计划启动之前,古籍修复人才短缺。近年来,培训课程、指导和学术教育相结合,假肢数量增加了十倍。
然而,古籍的保护并不完全是一项手艺活。张志庆引进了他们的一项新技术——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
纸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下容易降解。在我们可以感知的水平上,降解表明纸张的机械强度降低。也就是说,更容易老化,变黄,变脆,更脆弱。
酸化.严重的书籍大多产生于民国前后。当时西方造纸业刚刚进入中国,造纸新技术还不够成熟。明矾和松香在造纸中被广泛用作施胶剂,这增加了纸张的酸性。
当时生产的纸是高酸性的;此外,民国以来的图书保存环境复杂,民国时期的图书成为酸化重灾区。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库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国家图书馆从2015年开始进行脱酸研究,开发了2台脱酸装置和1台除尘装置,获得2项发明..和1项实用新型..。开发了一种无水、液相、完全、间歇、全自动、安全、有效、经济的脱酸工艺。
在修复古籍等文献的过程中,脱酸往往是单页进行,需要将书籍等文献的装帧去掉,脱酸后再进行装订,费时费力。中国国家图书馆自主研发的脱酸设备,一次可对80多份100页左右的文献进行脱酸,并可使多个脱酸罐同时进行脱酸处理。
目前,这项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更广泛的应用。更多的酸化文档将更高效、更安全地重生。
文档缩微形式
不时尚但可靠。
在国家图书馆南区二楼善本特藏阅览室,读者可以使用缩微胶片阅读器阅读含有珍贵文献的缩微胶片。
这些缩微胶片意义重大。
进入纸质缩微工作室,看到工作人员把文件放在稿台中央,调整了合适的变焦比例,找到了合适的曝光参数。他右手拿着曝光表,左手操作仪器的旋钮,然后用脚踩快门键拍照。
所谓文档缩微,简单理解,就是给文档拍照。然而,这种特殊的胶片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以及更长的存储时间——它可以在恒温恒湿下适当地存储文件至少500年。
有些东西适合自动化,但有些东西不适合,比如文档的翻页。微电影部拍摄和技术服务团队负责人马誉峰说,对于如此珍贵的文件,无论机器多么精美,与人相比,都显得有些简陋。有时候,人工方式更让人放心。
缩微技术在中国已经应用了60多年。然而,在各种电子手段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我们需要将文档一页一页地保存在微型文档中呢?
因为缩微文档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其技术成熟、安全可靠、便于长期保存、标准规范齐全、维护成本低、介质转移方便、节省存储空间。而且由于其不变性,与原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国家图书馆缩微部主任王乐妍介绍,原文化部于1985年成立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以下简称缩微中心),拉开了国家图书馆缩微文献可再生保护的序幕。30年来,25家公共图书馆成为微电影中心的摄影馆,19家公共图书馆成为档案馆。“在微电影中心的指导下,各会员馆共拍摄抢救珍贵文献约19万种,累计拍摄7860多万张。”
缩微摄影工作者努力工作,在镜头前煞费苦心,把心血投入到影片中。“我们的技术不时尚,但可靠低调,是后台的基础工作。”谈起文档缩微,王乐妍充满了感触。
在缩微技术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数字化缩微技术。缩微胶片可以数字化,数字资源也可以通过数字档案机拍摄在缩微胶片上,以缩微胶片的形式长期保存。
数字资源库
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
古籍需要妥善保护,但其内容要“活”起来,让更多人看到。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苏品红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图书馆就开始从事数字资源建设。自2000年起,对其珍贵馆藏进行系统数字化,先后建成《数字方志》《宋人文集》《题跋》《甲骨文世界》等专题资源库,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官网免费向公众发布。
2016年9月28日,作为中国古籍保护计划成果的“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正式开放运行,国家图书馆10975幅珍贵古籍图像在线出版。
2020年4月,国家图书馆新版“读者门户”正式上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馆藏古籍资源统一归入“中国古籍资源库”,检索浏览方式全面升级。
目前,“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中有17个全文古籍图像子数据库(“中国寻根网”和“日本永清图书馆捐赠中国图书”两个数据库近期上线,上线以来数量已达19个)。网上出版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馆藏善本、普通古籍、甲骨文、敦煌文献、碑刻拓本、西夏文献、赵城黄金藏品、地方志、家谱、年画、老照片等。以及天津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等托存机构的古籍资源,以及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日本东京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法国国家图书馆等海外机构收藏的古籍资源,共计约10万件。
2021年11月,为方便读者阅读和利用古籍资源,国家图书馆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升级,“中国古籍资源数据库”实现了免登录阅读,古籍资源的加载和阅读速度明显提升。
今年4月,一位读者通过邮件给国家图书馆写了一封感谢信。
信上是这样写的:“说实话,以前查阅古籍不容易。有时候反复申请,还是想不起来。现在,你们在践行着让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广袤大地上展示的遗产、古籍中书写的文字活起来,认真做实事,做好振兴民族文化的工作。你的工作非常出色,在你的帮助下,我将继续努力。”
(——文章来源于新华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灌浆料厂家的小编删除)